• <td id="phdwb"><strike id="phdwb"></strike></td>
    1. <p id="phdwb"><strong id="phdwb"></strong></p>
      歡迎來到育嬰在線百科小知識。
      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 > 營養 > 0-1歲飲食

      教媽媽判斷寶寶營養狀況

      【摘要】媽媽們很少知道該怎樣來評判寶寶的營養狀況究竟是否良好。有時候,即便寶寶營養狀況明明很好,媽媽也常常感覺心里沒底,因為心里沒底,就很容易為了保險拼命往寶寶的小肚子里瞎填塞食物

        教媽媽判斷寶寶營養狀況

        媽媽們很少知道該怎樣來評判寶寶的營養狀況究竟是否良好。有時候,即便寶寶營養狀況明明很好,媽媽也常常感覺心里沒底,因為心里沒底,就很容易為了保險拼命往寶寶的小肚子里瞎填塞食物。

        結果事與愿違,好心的媽媽常常因此辦了壞事,使寶寶的營養狀況越來越糟糕。要判斷寶寶營養狀況如何,媽媽可掌握一些簡單的衡量辦法,掌握了這些辦法,就不用再瞎著急了。

        1、 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

        如果寶寶看起來很愉快,吃東西很香,睡眠也很好。每次睡醒后,他們精神狀態不錯,眼睛靈活有神,活潑好動,不磨人,不沒完沒了哭鬧,那就說明他的營養足夠。

        2、觀察寶寶的體格發育

        體重和身高的增長,是衡量寶寶營養狀況是否正常最可靠的依據,尤其是體重。媽媽可觀察寶寶的這兩項指標是否符合正常標準,如果符合,那寶寶一般都不會有什么問題。

        寶寶的體重,媽媽可按體重增長的倍數來算:6個月時已增加到出生時體重的2倍,1周歲約為3倍,2周歲時約為4倍,3周歲時約4-6倍;媽媽也可據體重增長的速度來算:在最初3個月,寶寶每周體重增180-200克,3—6個月每周增加150-180克,6-9個月每周增加90-120克,9-12個月每周增加60-90克,第2年平均增加2500-3000克,2歲以后平均每年增加2000克左右,一直持續到青春發育期。

        寶寶的身高,在出生后第一年長得最快。1-6個月時每月平均長2.5厘米,7-12個月每月平均長1.5厘米,周歲時可比出生時增長25厘米,第2年增長速度減慢,全年僅增長10-12厘米,2歲后增長速度更為放慢,平均每年僅長6-7厘米,直到青春發育期。

        3、觀察寶寶的外貌

        如果寶寶的小臉紅潤,頭發濃密,黑而有光澤;皮膚細膩有質感,不粗糙;嘴唇、眼皮的內面以及指甲是淡紅色的,那就沒問題,他的營養肯定足夠。

        4、測量寶寶皮下脂肪厚度

        皮下脂肪厚度,是體現寶寶營養狀況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。當寶寶營養不良時,他的皮下脂肪變薄。通常消減的順序先是腹部,然后是軀干、小胳膊和小腿,最后是面部。媽媽可經常用拇指和食指,將寶寶的腹部皮膚捏成一個皺褶,如果這個皺褶厚度大約在1厘米以上,那就說明寶寶營養足夠。

        當然也不能大于1厘米太多,脂肪太多,寶寶可能就偏胖了。除了測量脂肪厚度之外,媽媽還可以摸摸寶寶的肌肉,看看是否結實、有彈性。如果肌肉松弛缺少彈性,寶寶就可能營養不良。

      教媽媽判斷寶寶營養狀況

      標簽: 新生兒檢查
      下一篇: 沒有了
      相關百科
      日本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视频_免费真人做受视频在线_日本三级片黄色超碰欧美_免费A片在线观看
    2. <td id="phdwb"><strike id="phdwb"></strike></td>
      1. <p id="phdwb"><strong id="phdwb"></strong></p>